
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,牛在农耕时代更是非常宝贵的财富,随着机械化的发展,“牛耕”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,但在临武县舜峰镇金盆村,却一直保留着最传统的“牛犁牛耙”。
在舜峰镇金盆村,一大早,农户李干成就赶着自家的黄牛来到了稻田里开始耕地,一人一牛,一犁一耙就是他的全部工具。李干成虽然已经70岁,但干起活来仍然十分利索。
今年是李干成耕地的第50个年头,眼前这头牛已经跟了他12年。李干成告诉记者,他从小便跟着父亲赶着水牛到田里干活,慢慢也掌握了“牛犁牛耙”的技巧。
受地势和气候影响,金盆村梯田依山而造、地块小,不适宜机器耕种,加上受传统耕种文化影响,这里依然保持牛耕田、手工插秧、人工锄草、施农家肥的传统劳作模式,像李干成这样采用传统农耕方式的农户在当地还有30余户,每年都有近200余亩的农田使用牛耕田。由于传统耕地程序较繁琐,为了赶上中稻种植,当地的村民会在每年清明之后集中“开耕”“插秧”。
如今,传统的“牛耕文化”已经成为金盆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,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参观体验,大家在这里不仅可以体验牛耕、插秧、听山歌,而且还能体验回归田园生活的无穷乐趣。
“因为‘牛耕文化’是一种传统的文化,现在已经非常少见了,加上我们村位于天头岭山脚下,地理条件优越,很多游客慕名前来体验。”舜峰镇金盆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陈红发说。
为了让“牛耕文化”延续下去,目前,金盆村委依托天头岭旅游景点的地理优势,流转了土地60亩,准备发展民宿、高山冷水米、有机辣椒等种植,为“牛耕文化”的延续做准备。
陈红发表示,他们会鼓励养殖耕牛的农户继续延续农耕文化,也会将斗笠、蓑衣等农资物具收集起来,供游客参观。
责编:唐芳
一审:唐芳
二审:李艳玲
三审:唐薇
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动画解读《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 五大亮点彰显“湘”式态度、力度、温度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2日)
警惕基孔肯雅热!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
这个“加法”,何以产生“乘法”效应(文化中国行)
湖南日报观察头条丨七月郴州,好戏连台——“农文旅体”奏响融合乐章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1日)
昆剧《湘遇·湘昆》在郴州首演
改革为人民|千年天堑变通途
下载APP
分享到